韵书
𥰙 𠻗 𦃇 𣮉 𠠍 𢤂 𩧋 𥌛 𩌃 𢾁 𨵈 𩇯 𤪌 𧡺 鬿 𧰙 𪘫 㺿 𢓡 𤇴 𧋘 𥉘 𧡨 𦉈 𨛬 𧢦 𢜽 𡖂 𦝢 𧝋

去声作阳平声

𥝈 𥳊 𦒎 𨘇 𢈶 𢖫 羿 𢘽 𥰰 丿 𩊒 𤤺 𢢞 𡢖 𢰂 𧫚 𩪧 𤹝 𩍘 𣖾 𥉆 𥉻 𩥉 𤫝 𨿠 𢄢 𩏚 𠭥 𢴨 𥄔 浿 𣨶

拼音:dī  韵部:
〈动〉
  • 低,低下。后作“低”。头向下垂
    • 封君皆氐首仰给焉。——《汉书·食货志下》。师古曰:“氐首,犹俯首也。”
〈形〉
  • 低;低廉 。如:氐贱(即低贱)
〈名〉
  • 中国古代的一个少数民族 ,居住在今西北一带,东晋时建立过前秦(在今黄河流域)、后凉(在今西北)
  • 星名 ,二十八宿之一。氐宿,东方苍龙七宿的第三宿。有星四颗。也称“天根”

拼音:dǐ  韵部:
〈名〉
  • 根本
    • 尹氏大师,维之氐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节南山》
    • 氐,本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柢之古文。蔓根曰根,直根曰氐。
    • 氐,柢也。——《广雅·释言》
    • 固其氐也。——《太玄卷六坚》。注:“氐,本根也。”
〈动〉
  • 至,抵达。后作“抵”
    • 氐者言万物皆至也。——《史记·律书》
  • 停止
    • 进不氐,立不让。——《马王堆汉墓帛书》